您的位置:首页 > 家电 >

青云科技钱都去哪儿了?

2020-04-22 17:16:00 丨 来源:科技E侠  科技E侠

  过去几个月,新冠疫情让各行业都遭受冲击,但也让云、5G、AI等技术提前发生了聚变反应。就“云”市场而言,云上课、云办公、云招聘、云看房、云贷款、云录制等万物皆可“云”的时代似乎提前到来。对应到资本市场,国内云计算厂商也迎来新一波上市潮:1月份,UCloud(优刻得)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云计算第一股、中国A股市场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金山云放弃国内科创板选择美国资本市场,也于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F-1招股文件,拟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UCloud和金山云之外,近日,国内另一家云计算公司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云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不过,与前二者已经实现盈利或者开始实现毛利润转正的情况相比,青云科技的业绩运营状况似乎并不乐观。

timg

  亏损冲击科创板

  先从已经成功上市的UCloud对比说起,根据UCloud此前公布的财务信息数据显示,2017至2019年,UCloud营收分别为8.4亿、11.87亿、15.12亿,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2.61%、41.40%、27.35%,营收增速下滑明显;但该周期内UCloud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却实现由负转正,分别为-1.01亿元、4808.27万元、7972.61万元、570.75万元。面对竞争激烈、巨头云集的公有云市场,2019年,UCloud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72.71%、92.84%,其目前股价相对于历史最高点126元/股已经折半,但值得一提的是其市盈率依旧超过1000倍。

  相比而言,金山云与青云科技的业绩状况则相似度更高,额...这里E侠君所说的“相似度”仅指他们在亏损泥潭不断下陷的窘境。根据金山云在SEC公开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三年间,金山云营收分别为12.36亿元、22.18亿元和39.56亿元,2018和2019年同比增幅分别达到79.5%和78.4%。但营收增长的同时,金山云的亏损却在持续放大,2017年-2019年,金山云净亏损分别为7.14亿元、10.06亿元、11.12亿元,亏损额逐年增长,三年累计亏损28.32亿元。就连金山云自己都无奈坦诚,“我们有净亏损的历史,并且不确定未来的盈利能力。

  但是,金山云与青云科技又终究是不同的,这不同之处不仅体现在一个主攻公有云,一个发力私有云、混合云;也不仅在于金山云背后小米的大力支持;还是要从对商家来说最本质的盈利能力说起。三年来,金山云净亏损率分别为57.8%、45.4%、28.1%,逐年收窄;毛利率从-9.6%、-9.0%,到了2019年转正为0.2%;另外其高级客户逐年增长,每客户贡献的收入不断增加。虽然美股资本市场是否会买账还未可知,但不可否认对在云服务市场厮杀的金山云来说是个较为积极的利好信号。

  以上诸多铺垫,是为引出本篇主角同时也能够较为清晰的反映当下云服务市场寻求IPO企业的市场现状。现在来看青云科技,对比前两者,青云科技无论在盈利能力还是盈利潜力方面都十分堪忧。

  成立于2012年的青云科技是一家平台级混合云ICT厂商和服务商,其经过多年发展,在业内看来已经具备全维度的云产品与云服务交付能力。从盈利模式来看,青云科技的盈利主要来自于云产品、云服务的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根据青云科技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三年时间,青云科技由云产品和云服务构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87%、99.77%及99.88%。

  值得注意的是,青云科技已经连续亏损三年,且存在大量未弥补亏损。招股书内容显示,2017年-2019年,青云科技营收分别为2.39亿元、2.82亿元与3.7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亏损9647.78万元、1.49亿元、1.91亿元,三年总计亏损4.37亿元。另外,截至2019年底,青云科技未分配利润为-1.99亿元。这也就是说,青云科技成立近八年来并没有赚到真金白银,以此推测,即使成功上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云科技也无法分配利润。这一点青云科技在其招股书中也提到,“公司目前尚未盈利,且预计短期内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持续存在”。

  与此同时,青云科技毛利率持续走低,2017-2019年,其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3%、-18.92%、-26.53%,呈下降趋势。与同期内UCloud 36.47%、39.48%、30.04%的毛利率相比差距较大。而青云科技毛利率的负增长,意味着其只要卖出服务,就会亏钱。

  现金流方面,青云科技2017年至2019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逐年走低由正转负,三年来其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51.19万元、-6239.70万元、-8700.04万元。E侠君注意到,截至目前,青云科技已经完成四轮融资。最近一次D轮融资发生在2017年6月,获得资金10.8亿元。四轮融资外,青云科技还有过两次股权融资,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9年1月23日,投资方为汉景家族办公室,但两次均未披露交易金额。四轮融资+两次股权融资,现金流仍然吃紧,这让E侠君也不禁疑惑,青云科技的钱去哪儿了?

  钱都去哪儿了?

  对于亏损问题,青云科技解释,由于公司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大、所处云计算行业竞争激烈。

  我们知道,云计算行业属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这要求企业持续进行研发更新以紧跟技术前沿趋势。这方面,被誉为技术派的青云科技近年来在研发上着实下了不少功夫,2017-2019年间,青云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067.42万元、6426.93万元和6954. 25万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2.82%、22.81%和18.45%。行业发展本身需要密集的技术研发之外,更需要依赖高端人才,2017-2019年,青云科技职工薪酬(包含股份支付)分别占当年营收的50.84%、50.51%和50.87%。此外,加上云服务所需计算、存储、网络等硬件基础资源类固定资产投入,青云科技成立以来为保障日常经营与业务运营确实耗费了大量资金。而这些钱的来源,如其招股书中所说,“公司营运资金依赖于外部融资”。

  也正因此,青云科技未来在运营以及盈利方面都面临很大的风险考验。例如,若公司对研发方向判断出现重大失误,很可能致使其经营面临一定风险。若青云科技固定资产投入计划与经营规模扩大不相匹配,如此造成的资源过度闲置将拉低公司盈利能力。以及,一旦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继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再度受到考验。

  内部“造血”能力不足的同时,青云科技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同样严峻。目前的云计算市场,由于国家大力推行,政务、金融、医疗、教育等企业数字化上云需求迅速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就收入而言,2018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云市场,仅次于美国。从2015年-2019年,中国云服务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7.7%,预计从2019年-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3%,超过美国同期的复合年增长率21.3%和20.3%。市场快速增长所蕴含的潜力空间使得玩家前仆后继涌入。

  相对公有云的巨头角逐,如青云科技所主营的私有云更偏重私密性,以线下渠道推广为主,因此私有云领域存在更多的中小厂商生存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青云科技就不受巨头挤压。在云服务业务领域,阿里云、腾讯云、AWS等实力雄厚,各大厂商通过降低产品报价、加强营销推广等多种手段抢占市场份额。在云产品业务领域,青云科技面临华为、新华三、VMware等大型IT行业龙头的竞争。基于此,E侠君认为,青云科技能否依靠私有云业务在巨头角逐中突围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青云科技的竞争优势在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统一架构覆盖多重云计算形态,可满足客户混合云架构需求,主要劣势在于资金缺乏以及品牌影响力。”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青云科技首先还是要补足自己的资金短板,冲刺科创板对青云更重要的意义是守住眼前的市场,至于更长远的未来,青云科技究竟要用多久才能实现盈利来支撑业界赋予其的30亿元市值,还有待时间考验。

栏目资讯